个大肥美!白露街道鹿茸菇丰收撑起村民“致富伞”
最美人间四月天✿◈,明日春山满地金✿◈。在白露街道小村村珍稀菌种种植基地✿◈,一排排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✿◈、一个个集装箱有序摆放✿◈。在集装箱内✿◈,菌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✿◈,一颗颗形态可爱✿◈、长势喜人的鹿茸菇从菌棒上探出“脑袋”✿◈,坚实有力的菇柄✿◈,撑起一个个精致的菇盖✿◈,犹如晨光中的花朵✿◈,含苞待放✿◈。
集装箱内✿◈,传来阵阵欢声笑语✿◈。村民陈姐正在给我们的“红马甲”们讲述并示范处理鹿茸菇的方法和技巧✿◈。只见她✿◈,娴熟地用手掐住菇根✿◈,用刀轻轻一划✿◈,整兜菇轻松摘下✿◈,然后再进行切兜✿◈,最后按照菇的大中小进行分类✿◈、整理✿◈、打包✿◈。很快✿◈,“红马甲”就逐渐上手✿◈,大家按照分工进行割菌✿◈、切兜✿◈、分类✿◈,配合默契✿◈,呈现出一片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劳动场景✿◈。
“以前去外地打工✿◈,赚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庭✿◈,自从有了这个基地✿◈,家门口就能采菇赚钱✿◈,每天有120元的收入✿◈。”村民曾姐笑呵呵的说到✿◈。珍稀植物种植园示范基地不仅是村民致富的“钱袋子”✿◈,更是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✿◈。
春来第一鲜✿◈,不过一把鹿茸菇✿◈。据了解✿◈,目前一期新建有30个出菇柜集装箱✿◈,12座设施大棚✿◈。其中✿◈,出菇柜集装箱用于种植鹿茸菇✿◈,每个集装箱产量约6000斤✿◈,年产值约900万元✿◈;设施大棚✿◈,用于种植木耳等✿◈,每个库房产量约3.6万斤✿◈,年产值约达194.4万元✿◈。目前✿◈,鹿茸菇及木耳产量已达160.33吨✿◈。
下一步✿◈,白露街道以产业扶持项目为抓手✿◈,鼓励脱贫户✿◈、一般农户✿◈、村集体和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✿◈,形成“党总支+联合社+企业+基地+农户”联养联产联销模式✿◈,多层次✿◈、多渠道✿◈、多形式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✿◈,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✿◈,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✿◈。